登入
Previous Next

113 年度 子龍國小 自給農園成果報告

施作方式 一般農耕
計畫聯絡人 郭咸盈
執行期程 112年 1 月1 日 至 112年12月31日
建置資源
建置地點 綜合球場西側周邊、圓環花臺、教室走廊花圃 、花盆 、原水耕設施轉土耕 、南邊圍牆邊
種植作物 青蔥、韭菜花、百香果或季節性蔬菜等
種植面積 70坪
支援人力 學校義工、家長、退休人員
執行成果
與效益
1.空地開墾農園,學習農耕技術及觀念、建立可食地景。
2.學生經由在學校的實作體驗,提升對於食材營養及正確飲食的認知。
3.推廣地產地銷,縮短食物里程,減少「碳」排。
4.做中學、錯中學、學中做,體認農作辛勞,養成不浪費食物的態度。
5.製作落葉堆肥改善土壤、雨水回收澆灌農作,落實低碳永續校園營造。
6分享食材增進家庭親子互動,增進家長對於食農教育的重認同。
7.DIY食材烹調體驗-韭菜花炒蛋、韭菜餃子等.學習技術,品嚐美味。
8.認知微量農藥對生態環境及人類之影響:尼古丁類農藥-造成蜜蜂迷途行動緩慢,有機磷類農藥-造成學習專注力不足過動症(ADHD),除草劑類農藥-造成青蛙不孕..等。
農場後續
維護方式
一、平時由學校志工及退休人員專人適時協助管理及維護。
二、農場持續輪作-配合學校環境教育及食農教育課程規畫種植季節性蔬果(適地適種),農場持續開墾耕作。
公開性成果
發表說明
於課程及期末活動,帶領學生實際操作並參與,詳如下列執行成果照片與說明文字。
活 動 照 片